神的僕人
曾思翰博士6月來教會講解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,聽了曾博士的解釋讓我對這兩本書有更深一層的認識。
曾思翰博士要我們注意書信的原始讀者是誰,從而來了解書信的內容。這兩篇書信的收信人都是提阿非羅。在路加福音中路加稱他“大人”, 而在使徒行傳中就直稱其名了。可見在這期間路加和他的關係已有改變。 他是一個羅馬官員,也可能是一位沒有見過耶穌只是聽過他的事蹟的第二代信徒。在這兩封書信的時代,大部分的信徒是窮人, 沒有聚會的地方。而路加福音裡經常出現耶穌與貧窮、 邊緣人物的故事,目的是要提阿非羅以行動來回應、奉獻、甚至有為主犧牲的決心。今日我們也許並不覺得自己富有, 但是比起困難之處,我們每個人都像是提阿非羅。路加和使徒行傳的故事到今天也都還有。我們是否讀經的時候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提醒?
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在寫作的布局上有平行以及類似性 – 主耶穌與教會的事工準備、聖靈的降臨以及上帝話語的影響力。主耶穌所經歷的,教會也同樣的經歷。同時路加福音也是提及聖靈的工作最多的書信。
使徒行傳大篇幅的描述使徒的工作以及教會的歷史,主要的用意是甚麼呢? 主耶穌升天之後,人們如何再繼續看到主耶穌呢? 使徒行傳所記載教會的權柄給出了答案:教會走主耶穌基督的路,是要將神的榮耀彰顯出來。主將祂的權柄賜下給使徒, 讓他們有能力去傳福音,能夠按手在人的頭上使人受聖靈、醫病、 趕鬼。使徒所行的都與主耶穌相似。 聖靈的工作是為了要表明使徒們是神的僕人、見證主、並且化除種族之間的仇恨 (使8:14-17)。
教會眾信徒聚集在一起的用意是展現“耶和華的僕人”以及“主耶穌的掌權”。 教會的目的是事奉耶和華。 教會是建立在神的主權上, 表明神的主權。所以,我們當思想:教會眾信徒如果只會問“神可以為我做甚麼?”,那麼與不信獨一真神的人有甚麼差別呢?他們要神服事他們多過他們要服事神!教會眾信徒是否應當多問問“我可以為神做甚麼?” 教會是受苦的僕人,但是教會不能為人贖罪。使徒行傳裡傳講的是主耶穌為我們贖罪。教會是為了要將福音傳到地極。
最後,在路加福音18章裡少年官的問題也是我們大家的問題:“我當作甚麼才能承受永生呢?”反思我們的信仰生活,是不是以為我們遵守某些規條,每星期上教會就能得永生嗎? 當我們將錢財放在生命的首位時, 要敬拜神有多麼的困難啊!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財富呢? 如此的困難,那我們如何承受永生呢? 感謝主,救恩是出於神。 但如果我們不是神的兒女就無法承受這救恩!願主剛強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,讓我們都願意以神為生命的中心,背起十字架的來跟從祂。
主內
林詩華姐妹